柴油機輸油泵的作用與工作原理
柴油機輸油泵,從字面意義我們就可以理解,其是保障整個柴油發動機輸油管道的正常,也是保障整個柴油發電機組源源不斷的將柴油轉化成電力的重要部件之一,當然了,輸油泵的持續輸送柴油,也離不開柴油機油水分離器,這也是保證最終柴油的潔凈,從而使得柴油能夠得到充分燃燒。
一、柴油機輸油泵的作用
柴油機輸油泵的作用是保證低壓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動,克服柴油濾清器和管道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壓力向噴油泵輸送足夠的柴油。
二、柴油機輸油泵的工作原理
柴油機所采用的輸油泵有活塞式、內外轉子式、滑片式和膜片式等多種,在中小功率柴油機中常用活塞式輸油泵,活塞式輸油泵又稱柱塞式輸油泵,其構造及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活塞式輸油泵主要由活塞、推桿、出油閥和手油泵等組成,用于推動活塞運動的偏心輪通常設在噴油泵的凸輪軸上,因此輸油泵常和噴油泵組裝在-起。
柴油機工作時,噴油泵凸輪軸由曲軸驅動旋轉,偏心輪即隨之轉動,當偏心輪凸起部分最高點向推桿位置轉動時如圖所示,推桿被推動并使活塞移動壓油,同時壓縮活塞彈簧,由于活塞前端油腔中的柴油壓力提高,進油閥在壓力作用下關閉,出油閥被推開,該油腔中的柴油經出油閥和上出油道流人活塞靠推桿一端的油腔內。
當偏心輪繼續轉動,使凸起部分最高點逐漸遠離推桿時如圖所示,柱塞彈簧推動活塞和推桿回行,這時活塞后端油腔的油壓升高而前端油壓下降,出油閥關閉,活塞后端油腔中的柴油經上出油道流向噴油泵,進油閥被推開,由柴油箱或者柴油濾清器來的柴油,經進油道流入活塞前端油腔,使油腔充滿柴油,至此,活塞式輸油泵就完成了一次壓油與進油的過程。
由于柴油由輸油泵流向噴油泵是依靠彈簧推動活塞而壓出的,因此輸油壓力由彈簧彈力所決定而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塞往復運動時,當活塞運動到最前端,也即彈簧受到最大壓縮時的變形量,取決于偏心輪的偏心距(工作中是不可改變的)。
活塞退回到最后端的位置,則為彈簧彈力與活塞后端油腔中油壓相等時的位置。當噴油泵需要的柴油量大時,柴油由輸油泵后端油腔中流出較快,活塞沖程較長。當柴油機負荷減小,需要的油量減少,活塞后端油腔中柴油流出較少,油壓相對升高如圖5-34所示,活塞后退的沖程就短。因此這種輸油泵可保持輸油壓力一定,而輸油量則可根據需要而改變。
輸油泵上還裝有手油泵,其作用是在柴油機尚未工作時,由人工用它來向供油系統內壓油,以排除油道中的空氣,使用時,先提起手油泵活塞,進油閥開啟,柴油即流人手油泵油腔內,然后將活塞壓下,使進油閥關閉而出油閥開啟,柴油經過出油閥流向噴油泵和各油道中去,使用完畢,應將手柄上的螺塞旋緊,以免柴油機工作時,空氣進入供油系統中。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